作者:金英通讯 点击数:142 发布日期:2025/3/26 9:11:00
学贵有思,书香致远
——金英小学课题组共读分享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的专业素养,赋能教师专业发展,丰富和提升课题组教师针对在研课题的实施能力,金英小学于3月26日开展共读分享活动,就《项目化学习工具:66个工具的实践手册》一书作心得交流。
蔡丽芸老师代表英语组就书籍的第一章内容进行了读书分享。蔡老师将书中提及的入项探索工具进行分类,从“问题导向、情景体验、知识管理”三个方面详细地解读了这些工具在实际情境下的应用。她还结合英语组开展的“Shining School”英语主题实践活动,分享了KWL表格在实际项目化学习中的运用,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数学教研组组长孙羿灵老师分享了组内对第二章通用类工具的读书心得,主要涉及时间轴、冷知识卡片、思维可视图等工具,并结合数学教学中的具体情境展开分析。此类工具能较好地为各学科项目化学习提供了可操作的路径,也使项目化学习变得更有趣味性。
语文教研组组长董雨婷老师代表语文组从知识与能力建构之学科实践类工具出发,围绕像学者一样深度阅读、像科学家一样深度思考、像作家一样善于写作、像设计师一样深度实践这四个方面,旨在用工具赋能教学,列举“观察日记”、“如果国宝会说话”、“我的奇思妙想”等具体案例,给老师们提供丰富的设计支架,用工具支持学习,让学生有章可循。
综合组贺陈袁老师则围绕书中的第五、第六章内容展开分享。他从如何形成成果及如何评价修订成果两方面介绍了实用工具,并提到每种工具都有自己的特有作用,针对不同项目情况只要选择了合适的工具并很好的进行利用便能产出一个有质量的成果,避免学生的出项成果敷衍、草率。
沈颢琪老师代表道法组对反思工具进行了清晰明确的对比与介绍。受书中启发,沈老师根据道法学科的特点,用“反思和迁移”的方法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归纳环节、厘清重点,搭建思维的框架。在项目化学习中,利用好反思工具能帮助观察知识是否真正地转化为学生的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准备。
在听了各位老师的共读分享后,浦东教发院的杨海燕专家进行点评指导。她对老师们的阅读分享与学科思考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提到这些工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认知理解水平的提升,教师在使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工具,并鼓励教师们在实践中探求流程化的设计,丰富具体案例,行思行远,学以致用。
读专业书籍是教师科研发展的基石和源头活水。这次共读分享活动为学校课题组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专业成长的平台,更为学校在研课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实践工具。
文字:朱宇
图片:陈燕萍
排版:朱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