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登录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 学校工作

访问悉尼坎莉溪谷公立学校(Canley Vale Public School)工作小结

作者:jyadmin 点击数:1151 发布日期:2016/5/22 16:38:20

  • }

 

应澳大利亚坎莉溪谷公立学校(Canley Vale Public School)的再度邀请,为促进与国际友好学校进一步的教育交流,浦东新区金英小学第二批交流访问人员由校长办公室主任胡波的带领,王悦、张美琴、秦蕾和王华一行5位老师赴澳参加了教育教学交流访问活动。
位于悉尼西南费而菲尔德地区的坎莉溪谷公立学校外墙栏杆上的电子显示屏以中英文打出了“欢迎姐妹学校——中国上海金英小学”的字样,在学校代校长和副校长的接待和带领下,我们首先参观了学校校园,并在教师休息室里和老师们见了面。在进简短的欢迎仪式之后,两校之间的课堂观摩和座谈交流活动就在和谐友好的氛围中如期开始了。

校园印象
时已入秋的悉尼上空依旧是风和日丽,蓝天白云下的坎莉溪谷公立学校校舍方正宽敞,虽没有高耸的围墙,没有宏阔的校门,却已持重安详地屹立在那里一百余年。百年教育的深厚底蕴在平凡朴拙的校园里弥漫渗透,让进来的人不怯不躁,敛言纳行,能时时感受到平和与安宁。
作为一所具有多元文化的百年老校,坎莉溪谷公立学校校园宽敞,设施齐全,提供学龄前至小学6年级教育。
学校的生源以就近为主,招收居住在附近地区的适龄孩子入学。这些学生中有98%来自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地区,其中以亚裔学生为多数,不同文化背景的生源注定学校的文化的多元性。虽然学校现有在读学生近千人,但是每个班级的学生额定数一般20左右,至多也不会超过30。
据了解,澳大利亚的小学教师不分科,小学教师需要教授语文(英语)、数学、艺术、自然知识等各门课程,上课量也很大,每周5天,每天从早上9点到下午3点,除了喝早茶和吃午餐,一直要上课或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因此,坎莉溪谷公立学校整个校舍除了各种教室和个别管理人员的办公室之外,只有一间休息室,学校近100名老师除了在这里进行短暂的茶歇和交流,主要的工作办公地点就是在各个教室之中,主要的时间就是在学生之中。

 

走进课堂
通过走访不同年级的教室,通过观摩不同年级的教学,坎莉溪谷公立学校的课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较1 教材使用
由于澳大利亚教育部只颁发课程纲要标准,教育主管部门给予学校较大的课程管理自主权,鼓励支持学校大力开发校本课程。
我们参观的坎莉溪谷公立学校的教材来源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规定课目是统一由学校指定的文本作为教材,比如语文,学生学习使用的教材是由学校选用的专门读本。这些语文读本看似薄薄的,上面有图有文字,一套却有几十本,是按不同的阅读能力级别来分,而不是以你读的年级来划分。孩子无论阅读能力到哪个级别,都会有不同的书进行学习,直到能顺利达到这个级别的要求,再换下一个级别的读本来进行学习。
另外一部分拓展性课程的教材来源,基本就是由执教老师在根据教学目标自主选择各种适当的资源来作为教材使用。因此,各个学校教师用的教材都不一样,他们只是按照课程标准,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来组织教材,真正做到了课程的校本化。当然,所有的小学课程设置必须建立在联邦政府课程指导意见和洲政府课程标准的基础上。
就教材的使用而言,澳洲的教材选用更体现因人施教,更有针对性。于我们国内的教育,由于有相对固定的教材,教师可以反复阅读,精心准备,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丰富的知识,而澳洲的教师则无法专门就针对一个文本精雕细琢,也很难将教材反复琢磨,挖掘深透。因此,教学的粗放是无法避免的。

比较2 教学方式
当然,只有教学大纲,没有教材,这给教师了一个完全自由发挥的空间了。
澳洲的课堂不是秧田式的,而是团团坐的。老师则在前面或坐或站,根据学生特点,随机应变地指导学生理解,帮助学生应用,引导组织着整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一堂幼稚班的老师数学课上,老师教学的内容是十以内的加法。整个课堂自始至终是以游戏形式为主,或是在地板上画格子写上数字让学生站位,或是喊出不同数字让学生出列,又或是让孩子在格子中间找拼版……看着孩子们在教室中央爬来爬去努力寻找着自己需要的数字,不知不觉在玩乐中熟悉数字,并且进行了简单的运算练习,让人不觉为这样活泼多样而轻松愉快的教学方式点赞。
集中学习之后,分组学习几乎是每位老师都特别喜欢,每条年级每个班级都会选用的形式。教学中,教师根据对学生不同学习状况的观察,会帮助他们分成小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哪怕是一个很简单的题目,老师也会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完成,然后请一个同学来汇报。而往往每个小组的学习任务也是各具个性,符合各小组不同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在这样任务明确的合作学习中,不流于形式,不突出某一位学生,也不放弃某一位学生,学生相互帮助,解决困难,一起完成学习任务。而此时的老师则会在一边轮流对某一小组的成员进行个别的辅导或者是指点,了解他们合作学习的情况,听取他们的反馈,给予必要的帮助。
教室里,教师与三五成群学生围桌而坐讨论问题,教师不搞满堂灌,尽可能多地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时空。把多数时间留给学生自学,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寻找材料、寻找答案的能力,重视学生对内容的个体化学习和不寻常的思维,尊重学生的主观体验,保护学生的自我感受,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相互之间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这就是自主的课堂,学生的课堂。
虽然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相比训练密度大的国内学生来说无疑是较为薄弱的,但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这样教学方式下的学生综合学习能力都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信心也能有效得到培养。

比较3 分层教学
说起分层教学,除了对全班同学以小组形式进行分层指导外,一般每天老师会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个别辅导,每人基本能轮到两三次。这样既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适时加以个别指导,甚至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时调整他的学习进度和要求。
对于班级中有些学习特别有困难的学生,老师可以提出申请,经过评估审批后,专门的教育部门会根据困难学生的人数配备受过大学教育的,持有经过培训考核的上岗证件的助教深入班级,进行一对一的辅助教学。
没有强制的灌输和划一强硬的考核要求,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会被表扬和记录。学校还专为特殊学生开设班级,为多动症、自闭症、智力低下的孩子制订特定学习内容,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学都有所得。
对于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坎莉溪谷公立学校还专门设置了精英班,由各班推荐来的学生通过专门的考核,集中在一起进行教学。而精英班的执教老师教学的课程以拓展型居多。这边三四年级精英班的课上,老师就设定了一个职业体验的课题,让学生进入体验区,在分组活动中,自主设计角色、语言和任务,实践性非常强。那边五六年级精英班上,大家则围坐在一起,手里拿着自己画的示意图,反馈着老师前一天提出的作业题,探讨“世界和澳大利亚之间的交流方式”。而此时的老师坐在学生中间则显得如此睿智和亲和,她及时的评点和鼓励,让学生毫无障碍地交流着自己精心准备搜集的资料,分别阐述着自己的想法,显得自然而自信。
正因为教师的多样性、教学的差异性,培养了学生的多种思维与能力。这种既民主又宽松、既丰富又多样、既独立又统一的教学模式让我们受益匪浅。但是也正因为没有了样板和参照,澳洲的老师们要讲好一节课,不是照猫画虎,而是相当辛苦的,可谓费尽心思。或许也是全科教师的缘故,在打通各科目之间的联系后,这样的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方面有很大的助益。
有效有益的分层教学因人施教,不拔苗助长,让原本一位仅于我们想象中存在的美好蓝图得以目睹,确实让同行的我们艳羡不已。

比较4 行规养成
坎莉溪谷公立学校的课堂上虽然没有端正的坐姿,划一的动作,但是却安静有序的,有一双双充满探询渴求知识的眼睛。校园里听不到大声的喧哗,见不到无礼的推搡,学生在那里活动学习自由而且自然,温和而有活力,没有丝毫做作的成分,可见平时的行规养成教育已经潜移默化,对人尊重,说话和气,处事礼让,已经是学生的自觉行为,做一个文明的有道德的人是理所应当的。
曾见到过一年级的教室里,女老师的脖颈上戴着一个彩色的花环。当时我们都还以为是澳洲的老师年轻爱漂亮,也或许是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才有了这样一个装饰。事后了解到,原来那是老师和孩子之间的一个约定,老师带上花环的时候,说明老师这时候手边有任务要完成,不想被打扰。当老师把花环拿掉,就代表孩子们如果有问题可以向老师自由提问,老师很乐意回答。
润物无声,就这样一个小道具,不但避免了老师对孩子行规的再三提醒和训诫,也让孩子知道了与人相处时要彼此体谅尊重,不轻易去打扰别人。
同行中有老师发现在教室的一角会有一些饭盒摆放着,老师介绍这是孩子们的午餐。原来坎莉溪谷公立学校是不提供学生餐食的,学生每天都需要各自携带饭盒,哪怕是幼稚班的孩子也不例外,而且学校也不提供冰箱和微波炉,也就是说需要学生携带时要做好自我食品的保温和保洁。由此,联想到国内学生得到的来自各方面的种种呵护,或许,除了思想上的自主,如何对学生生活上的自理和行为上自立的培养也是需要我们思考的。

比较5环境布置
我们常常提到,让墙会说话。在参观坎莉溪谷公立学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里每面墙都会说话。坎莉溪谷公立学校的每个教室和国内的相比都显得特别的大,几乎就是一个独立的完善的活动空间。教室里有教学区域,活动区域,生活区域等等,这些相应的区域都在老师精心布置下自然划分。拉上一条丝带,串上学习方面的文字图片;装饰上一面墙,贴着老师、学生的照片,或贴着学生的作品;摆上几张桌椅,活动器材都一一放置在当中以供学生使用……那么丰富生动,每一面墙每一点装饰仿佛在讲述着我们这个班级里孩子的成长故事。
听课时,学生们围坐在屏幕前,分组时,学生们则围桌而坐。
老师的办公桌在教室一角,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学习用具、成捆的铅笔、若干套尺、十几把剪刀、讲义夹……老师的座椅上还会搭上一条彩色的羽毛,显得那么俏皮靓丽,或许这也是某种特殊的会说话的道具吧。

展示交流
取经也送宝,为了让对口学校也能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情况有所了解,我校为坎莉溪谷公立学校的师生们展示了两堂特色课,一堂是王悦老师执教《让我们一起学汉字》,一堂是秦蕾老师执教的《剪窗花》。
两堂富有中国特色的展示课,让坎莉溪谷公立学校的师生们兴趣盎然,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教育有了更多的熟悉和喜爱。
语文课上,王悦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中国汉字的特点,介绍了几个简单的常用汉字的发展。面对课件上图文并茂的汉字演变史,学生们都看得津津有味,一个个都被吸引住了。“日——月——……”在王老师浅显而生动的讲述引导下,学生们都跟着大声朗读起来。学了一个又一个汉字,并且在印有图案和田字格的纸上进行了描红和书写,第一次学写了汉字。看着孩子们低头执笔的认真的模样,看着他们一笔一划写出的一个个方块字,不难感受到这堂课激发了他们对中国的向往和对汉字的兴趣,就连一旁观摩的澳洲老师也忍不住在黑板上学着书写起来了。
在另一堂美术课上,学生们都围坐在地上看秦蕾老师像变魔术似的用一把剪刀把一张红纸三下两下就剪成了一朵花,觉得特别神奇。当每个小朋友都分发到一张红纸时,都迫不及待地开始尝试起来。他们把红纸捧在手里,学着秦老师的样子折了又折,随后有的在沉吟,有的比划,有的索性直接挥刀剪起来。一会儿,一个个孩子的手心里都开出了一朵朵红艳艳的大窗花。他们三五成群的欣赏着,互相品评,兴趣可高啦。秦老师则在一旁巡视辅导,看到有的小朋友的作品不尽理想,上去帮忙补上一剪子,呀,顿时手中窗花就栩栩如生了,看得小朋友喜笑颜开直叫好。
中国的传统源远流长,中国的教育悠久丰厚,给异国他乡友好的人们带去我们的历史和特色,让中国的文化种子也能在他们的心里播下,那也是我们此行的意义所在。

 

  整个国际教育交流活动在红彤彤窗花的盛开下圆满结束了。
为增进两校之间更紧密的交流与合作,我校的胡波老师与坎莉溪谷公立学校的代校长商谈了进一步通过信息平台交流的有关事宜,并且互留了电子信箱,商定将进一步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联系,分享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主题性的交流,增强对两国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增进姐妹学校的友谊,增进彼此师生间的感情,把合作交流的活动持续有效的开展下去。
 

 

robots